很多人在用陆金宝,用着用着就想撤出来,但真到了要关闭的时候,反而有点懵。这里面涉及的不是简单的“点一下就没了”那么简单,也并非像大家传的那么复杂,但确实有些细节需要注意,尤其是第一次操作的朋友,很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带偏。
陆金宝,在我看来,它本质上是一种类现金管理产品,对接的是一些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或者类似的资产。它的设计初衷很明显,就是为了方便用户把闲散资金盘活,随时可以买卖,收益也比银行活期高点。所以,你要关闭陆金宝,其实就是赎回这部分资金,然后让它不再自动续投或者不再占用这部分额度。
很多人一上来就问“怎么注销陆金宝账户”,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有误导。陆金宝不是一个独立的账户,它是陆金所(现在叫陆金所控股)提供的众多理财服务中的一个功能。你无法“关闭”一个不存在的独立账户。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停止使用陆金宝这个功能,并且赎回里面的全部资金。
我见过不少人,听到“关闭”两个字就以为要销户,甚至担心影响信用记录什么的,这纯属多虑。陆金宝就像你xyk里的一个免息分期额度,你不用了,把钱还了,这个额度就闲置了,跟注销xyk完全是两码事。
实际操作上,关闭陆金宝,或者说赎回陆金宝里的全部资金,核心在于“赎回”。登录陆金所的App或者网页端,找到陆金宝的入口。通常,在陆金宝的页面上,你会看到你当前的持有份额和可赎回金额。
点击“赎回”按钮,然后输入你想赎回的金额。如果你是想彻底退出,那就输入你全部的可用赎回金额。系统会提示你确认赎回操作,以及预计到账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会比较快,毕竟是类现金产品,很多时候是T+0或T+1到账。
需要留意的是,如果你设置了陆金宝的自动转入功能,即把其他理财产品到期的资金自动转入陆金宝,那么赎回之后,你还需要去关闭这个自动转入的设置。否则,一旦有钱进来,又会被自动买入陆金宝,等于你赎了个寂寞。
另外,有时候如果陆金宝对接的货币基金有限额或者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节假日期间的赎回),到账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但一般都会提前告知。我之前遇过一次,因为春节前赎回,就明确说要到节后才到账,这个是正常情况,不必惊慌。
当你赎回了全部资金之后,其实陆金宝这个功能本身并没有一个显式的“关闭”按钮让你去点。它更像是一个你不再使用的“投资选项”。所以,如果你只是赎回了钱,但没有取消任何自动转投的设置,理论上只要账户里有钱,它还是可能会买入的。
最彻底的做法是,在赎回所有资金后,仔细检查你是否开启了任何与陆金宝相关的自动投资或者定期转入的功能。在陆金所的设置里,通常会有一个“自动投资管理”或者类似的选项,在那里找到与陆金宝相关的设置,然后将其关闭。
我记得以前陆金所还有一个“定投”类的功能,也会关联到陆金宝,如果你之前设置过,也要一并取消。这个过程就像是你清理你的投资组合,把不想要的部分彻底移除。
有些人会问,如果我把钱赎出来,是不是就等于关闭了?理论上是这样,但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尤其是怕万一有哪个角落的自动设置没关掉,导致钱又莫名其妙地买进去了,所以花点时间去设置里检查一下,会更稳妥。
关于关闭陆金宝,最常遇到的问题其实是用户以为账户被注销了,但实际上只是把里面的钱取出来了。所以,如果你看到账户里没钱了,但陆金宝的入口还在,不用奇怪,它只是一个产品展示,不代表你还在持有。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收益的计算。在你赎回的当天,陆金宝仍然会计算当天的收益(如果是在交易时点前操作的话),这部分收益会随同本金一起到账。所以,你赎回的金额会比你最初投入的略多一点,这是正常现象。
万一操作过程中遇到任何不确定的地方,比如赎回按钮无法点击,或者页面显示异常,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contact陆金所的客服。他们通常有on-line客服或者tel客服,可以很迅速地帮你解决具体的操作问题。毕竟,每个平台的操作细节都可能略有不同,直接问guanfang是最准确的。
我曾经有个朋友,他想把陆金宝的钱导出来,结果只赎回了本金,把“自动转投”的功能给忘了关。没过多久,他正好有笔理财产品到期,钱就自动转进了陆金宝,他又稀里糊涂地买上了。后来才发现是那个自动设置没关。所以,我一直强调,赎回是一步,检查并关闭自动功能又是重要一步。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节假日前夕,他想把陆金宝的钱取出来周转一下。结果发现赎回的款项要到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才能到账。他当时挺着急的,以为是出了什么问题,结果咨询了客服才明白,这是因为假期期间基金的交易系统暂停了。所以,临近节假日要大额赎回的朋友,最好提前个一两天操作,避免耽误事。
总的来说,如何关闭陆金宝,核心就是赎回全部资金,然后取消相关的自动投资设置。这个过程不复杂,但细节之处需要留心,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