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网贷可以用芝麻?”这个问题,大概是咱们业内问得最多的。不少人一提到网贷,就觉得跟芝麻信用分挂钩,好像分高了就能随便借,或者说,能找到那种“看起来很正规”的平台。其实,这中间的门道,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些,也坑多些。
芝麻信用,说白了,是个信用评分系统,它通过分析你在方方面面的行为,给你一个分数。分数高,说明你在某些维度上的信用表现比较好。很多网贷平台确实会参考芝麻信用分,但你要知道,他们参考的不只是你那个“数字”,而是通过你的芝麻信用,去推断你其他方面的能力和风险。
比如,你是不是支付宝、淘宝用户,是不是经常点外卖,有没有xyk账单,甚至你是不是经常打车,这些信息都会间接影响你的芝麻分。网贷平台接入芝麻信用,更多是为了“快速筛选”和“风险评估”,尤其是那些初次合作,或者用户量比较大的平台。
我见过不少客户,芝麻分挺高,但一到实际申请,就卡在各种地方。原因就是,芝麻分只是一个“参考项”,网贷公司还有自己的一套风控模型,他们会结合你的收入证明、还款能力、征信情况(就是人民银行那个征信报告)、甚至是你手机运营商的数据,来综合判断。所以,别把芝麻信用分当成万能钥匙,它只是敲门砖,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但最后能不能过,还得看自己的硬实力。
要说直接把芝麻信用作为主要入口,或者非常看重的平台,早期有一些,现在也还在。比如,一些小额短期贷款,或者是一些消费分期的平台。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分人群的交易行为比较集中,容易通过芝麻信用的数据画像。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做消费金融的朋友,他们就提到,芝麻分在700分以上的用户,逾期率确实会低不少。
但这里得提醒一句,很多名字里带“信用”、“芝麻”的,不一定就真的依赖芝麻信用。有些只是借个名头,实际审查比芝麻信用严得多。还有些平台,早期可能比较依赖芝麻信用,但随着监管收紧,或者他们自己的风控模型成熟,对芝麻信用的权重也在调整。
所以,当你看到某个平台宣传“凭芝麻信用秒批”时,一定多个心眼。问问自己,这个平台的资质怎么样?有没有正规的金融牌照?用户评价如何?我有个客户,就被一个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平台忽悠了,号称芝麻分650就能贷,结果填完资料,一堆要求,最后还要他去提供什么“流水证明”、“征信授权”,折腾半天,钱没拿到,个人信息倒是泄了不少。
如果你芝麻信用分确实比较高,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它呢?我的建议是,可以先从一些大家熟知的、有一定规模的金融科技平台入手。比如,一些与电商平台绑定的消费信贷产品,它们往往会接入芝麻信用,并且审核流程相对透明。你可以在支付宝的“借呗”或者类似的入口尝试一下,虽然它们不直接叫“芝麻贷”,但背后的逻辑很多是相通的。
同时,你也可以关注一些和芝麻信用有合作的公司,他们的APP里可能会有专门的入口。不过,这需要你自己去做一些功课,比如去看看芝麻信用的合作列表,或者通过一些金融科技的评测类文章来了解。我记得之前有个平台,叫“XX分期”,就特别强调芝麻信用,确实有不少用户因此获得授信,但后来因为一些合规问题,也下架了,这就提醒我们,平台的可持续性也很重要。
另一个比较隐蔽的陷阱是,有些平台会把芝麻信用分作为“基础门槛”,但真正决定你能贷多少、利率是多少的,是他们自己的评估体系。我有个朋友,芝麻分800多,但因为他之前有几次小额逾期记录(非芝麻信用覆盖的),被一个自称“强力芝麻信用平台”拒绝了,理由是“综合评估不通过”。所以,要记住,芝麻信用分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全部。
看到这种宣传,我心里首先会打个问号。任何金融借贷,都伴随着风险。如果一个平台声称“只看芝麻信用,而且没有其他任何要求”,那很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的风控模型非常依赖芝麻信用,并且用户群体相对稳定;另一种,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可能是诱饵,最终还是要各种资料。更糟糕的是,有些可能是pj,直接骗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者手续费。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对方号称“芝麻信用600即可提额”,但实际上,他们会先收取几百块的“评估费”或者“会员费”,然后告诉你,你的征信不符合要求,或者芝麻信用模型显示风险较高,需要“提升”芝麻信用,接着又会引导你去做一些不明不白的“信用行为”。这套路,用过一次就很难再上当了。
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芝麻信用分高,就等于这个人“不差钱”,或者“还款能力特别强”。其实不是。芝麻信用更多体现的是你的“信用意愿”和“履约能力”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表现。比如,你按时还xyk,按时缴纳水电费,都是加分项。但如果你的收入非常不稳定,或者负债很高,即使芝麻分高,网贷平台也可能因为你的“偿还能力”不足而拒绝。
还有人认为,用了芝麻信用的平台,就不会上人民银行的征信。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准确。一些大型的、合规的网贷平台,即使初期会参考芝麻信用,但如果借贷行为被记录下来,并且出现逾期,是很有可能被上报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所以,即便借款平台看芝麻信用,最终你还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别因为“看起来不查征信”就掉以轻心。
总的来说,要找“哪个网贷可以用芝麻”,不如换个角度思考:我如何在满足网贷平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好我的芝麻信用分?
我的建议是: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找不到可以用芝麻信用的平台,而是我们对“可以使用”的定义,以及对“平台”本身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多一份谨慎,少一分盲目,才能在借贷这件事上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