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利来和味多美哪个贵?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外汇市场 (4) 1天前

好利来和味多美哪个贵?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_https://wap.lcpcjs.com_外汇市场_第1张

每次有人问起“好利来和味多美哪个贵”,我心里总会有点想笑。这就像问,同样是西装,卡尔蔡司和阿玛尼哪个贵一样,其实挺没法一概而论的。当然,咱们今天不聊 Zeiss,聊的是蛋糕和面包。但这个“贵”,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太多了。

价格的“潜规则”:不仅仅是数字游戏

说到价格,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蛋糕、面包的标价。好利来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它在产品研发上,尤其是一些创新款和节日限定款上,会比味多美稍微“敢”一点。你可能会看到好利来推出一些造型独特、口味新颖的产品,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比如,他们的一些“网红”蛋糕,可能动辄几百块,而且经常需要提前预订。这背后,其实是对研发投入、原材料选择、甚至品牌溢价的一种体现。

味多美这边,给我的感觉更偏向于“大众化”和“日常化”。它的产品线非常丰富,从最基础的面包到各种口味的蛋糕,覆盖面很广。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味多美的价格体系相对来说更稳定,更容易让人接受。尤其是在一些基础款面包或者常年销售的蛋糕上,味多美的定价策略似乎更注重性价比,让更多消费者能成为它的常客。当然,这不代表味多美就没有高价产品,只是相较于好利来,那种“突破天际”的高价款,或者说作为品牌核心记忆点的产品,相对较少。

我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粗略的市场观察,拿几款市面上比较普遍的蛋糕举例。比如,差不多大小和口味定位的乳酪蛋糕,好利来可能会比味多美贵个几十块。这个差价,有时候是因为好利来的产品用了进口奶酪,或者有更复杂的制作工艺,比如多层夹心、特殊的淋面等等。味多美可能就会选择用国产的优质奶源,或者简化一些装饰,来控制成本。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竞争策略,用不同的产品定位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产品线与定位:谁在“玩”高端,谁在“扎根”大众?

从品牌定位上看,好利来一直试图往“精致烘焙”、“生活美学”的方向靠拢。从它的门店装修、产品包装,甚至宣传推广,都能感受到这种意图。它更像是在传递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往往需要一定的消费能力来支撑。所以,当你走进好利来,看到那些精致的蛋糕,你可能不会觉得它的价格“过分”,反而会觉得“嗯,值这个价”。

味多美则更像是“国民烘焙品牌”。它的店遍布街头巷尾,产品更新速度也很快,更注重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比如,早上来个面包配咖啡,下午茶来块小蛋糕,或者生日聚会随便订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款式。味多美做的,是把烘焙产品做得更接地气,让更多人能轻松享受到这份甜蜜。所以,它的价格策略自然会更贴近大众的消费水平。

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一个生日派对,同时考察了两家店。好利来有一款海盐焦糖的裸蛋糕,看起来非常有格调,价格是200多。而味多美也有类似风格的蛋糕,价格在150左右。当时我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味多美,因为考虑到来的都是亲戚朋友,口味上可能更大众化一些,而且预算也有限。但事后我也看到,好利来的那款蛋糕在朋友圈里被很多人分享,大家对它的评价也是“颜值高”、“味道特别”。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好利来在制造“话题性”和“体验感”上,投入更多,自然价格也会有所体现。

原材料和工艺:看不见的成本差异

除了品牌定位和产品本身,原材料的选用和制作工艺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好利来在一些高端系列的产品中,确实会使用一些进口的、品质更高的原材料。比如,一些进口的黄油、芝士、巧克力,或者一些特殊的水果、坚果。这些原材料的成本本身就比国产的要高出不少,再加上复杂的制作工艺,比如多层次的夹心、精细的手工装饰、特殊的冷藏或烘焙技术,都会进一步推高产品的价格。

我曾经和一位在烘焙行业工作的朋友聊过,他说,一个蛋糕的价格,原材料可能占到成本的40%到60%,剩下的才是人工、房租、设备折旧、营销等等。所以,如果好利来在原材料上选择了更高品质、更高成本的选项,那它的定价自然会比那些主要使用国产原材料的品牌要高。味多美在原材料的选择上,会更注重性价比,会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选择更具成本优势的供应商,或者更经济实惠的替代品。

还有一个我注意到的小细节,就是好利来在一些产品包装上,会做得比较“讲究”。比如,一些礼盒包装,或者蛋糕盒的材质、设计感,都会比味多美的更精致一些。虽然这些不是产品本身的成本,但也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会包含在最终的价格里。你为那个漂亮的包装,也支付了一部分溢价。

消费者心理:品牌忠诚度与信任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很多人对好利来有种“信任度”或“期待感”。他们觉得,好利来出品的东西,在品质、口味、设计上都有一定的保证,所以即使价格稍高,也愿意买单。这种品牌忠诚度,是多年经营和口碑积累的结果,也允许了好利来在价格上有一定的“定价权”。

而味多美,更多的是满足一种“日常消费”和“便利性”的需求。当你想吃个蛋糕,但又不想花太多钱,或者不想去太远的地方,味多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提供的是一种稳定、可靠、触手可及的美味,而不是那种需要“仪式感”才能获得的体验。所以,消费者在选择味多美时,可能更看重的是“好吃不贵”的属性,而不是“品牌的故事”或者“设计的巧思”。

我记得我有一个同事,他是好利来的忠实粉丝,每次过生日,都要订好利来的蛋糕,而且只订特定几款。他会说,好利来的蛋糕,吃起来就是不一样,口感更细腻,味道也更丰富。虽然价格比其他品牌贵一倍,但他觉得值得。反过来说,我也认识一些朋友,他们觉得味多美就够吃了,好利来的东西虽然好看,但性价比不高。这完全是个人喜好和消费习惯不同,决定了他们对“贵”的定义。

综合来看:谁贵,看你买什么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好利来和味多美哪个贵”。我的经验是,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是冲着好利来那些创新、限量、设计感强的产品去的,那么它可能会比味多美的同类产品贵。好利来在尝试用更高端的产品线来提升品牌形象,也确实在努力抓住那些追求品质和体验的消费者。

但如果你只是想买个日常吃的面包、或者一个大众口味的生日蛋糕,那么味多美通常会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味多美更稳扎稳打,覆盖了更广阔的市场,满足了更多人的基本需求。

在我看来,这两个品牌都在各自的赛道上做得很好。它们吸引的是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提供的是不同价值的产品。所以,下次再有人问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反问一句:你指的是哪一款?毕竟,在烘焙的世界里,“贵”与“不贵”,有时候真的只在一念之间,或者说,只在一块蛋糕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