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看股票K线图的时候,会纠结一个问题:到底是看复权还是不看复权?尤其是一些刚接触股市的新手,看着价格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跟实际买卖的感受对不上,常常一头雾水。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这个,觉得“原汁原味”才真实。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不看复权,很多时候是“被误导”,尤其是在做长期分析或者比较不同时期行情的时候,那简直是南辕北辙。
咱们平时交易,看到的那个价格,是交易那一刻的“现价”。但股票市场不是静止的,它会发生很多变化。最直接的,就是上市公司会分红、送股、配股。比如,一家公司宣布每10股送5股,这股价立刻就会除权,数字上看起来就“跌”了。但你手里持有的股票总市值,理论上并没有变,甚至因为送股变得更多了。如果这时候你不看复权,你就会看到股价“大跌”,误以为是公司经营出了问题,影响了你的判断。
再比如,公司进行配股,股东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认购新股。这同样会稀释原有的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导致股价在形式上出现一个“跳空低开”或者说是“下跌”。没有复权处理,这些信息就会被“平白无故”地抹掉,让历史价格走势看起来非常扭曲。这种情况下,你看到的“跌”,其实只是一个财务操作带来的表象,而不是真实的价值损失。
说白了,为什么要看复权,就是为了剔除这些资本运作带来的“噪音”,还原股票真实的价格变动轨迹,让你看到的是公司价值的长期演变,而不是被分红、送股、配股这些“虚招子”晃花了眼。
对于做长期投资的朋友来说,复权简直是“必修课”中的“必修课”。你想想,如果你持有某只股票几年,中间经历了几次分红送股,如果不看复权,你可能会发现,十年前的股价好像比现在还高,这怎么可能?这其实就是因为分红送股不断“拉低”了不复权的价格。而复权后的价格,会把你过去获得的现金红利和新增的股数都折算进去,让你看到一个连续、真实的股价走势。
我记得有一次,我研究一个消费类龙头股,想看看它过去十年的复合增长率。如果不看复权,直接看价格,那曲线简直是“跌跌不休”的,完全看不出它作为消费龙头的价值。但一看复权后的价格,那走势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中间有波动,但整体是稳步向上的,而且能够清晰地看到它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表现。这种对比,直接就影响了我对它长期潜力的判断。
所以,如果你想评估一家公司的长期成长性,想计算真实的年化收益率,或者想对比不同时间点上的股票估值,复权是绕不过去的坎。否则,你看到的历史数据,就像是被“打折”或者“注水”过的,无法真实反映投资回报。
说到复权,其实还有“前复权”和“后复权”的区别。简单说,前复权是以当前(最近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为基准,将历史价格向前折算;后复权则是以历史某个时间点的价格为基准,将未来价格向后折算。通常我们接触到的,默认都是后复权,因为这样才能看到从过去到现在一个完整的、持续的走势。
举个例子,假如现在某股票价格是20元。它去年除权除息后,当时的“除权除息价”是18元,但当时的市场价可能是25元。如果看后复权,你的图表会显示,18元那个点,其实是等同于现在的20元(或者说,把18元往后折算)。如果看前复权,就会把现在的20元往前折算,例如,18元那个点就会显示为15元(假设),意思是“按照现在20元的价值往前推,当时那个点是15元”。
对于大多数做趋势分析和长期评估的人来说,后复权是更常用的选择,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从过去到现在价值连贯的视角。而前复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想研究公司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绝对价格”高低,或者配合其他技术指标使用时,可能会用到。但总的来说,了解后复权,基本就解决了“为什么要看复权”的核心问题。
我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过一些因为不了解复权而带来的“坑”。比如,有些数据终端会默认显示不复权价格,如果用户不留意切换,看到的“历史最高价”或者“历史最低价”可能都是错误的。我曾经有一次,为了研究一个低价股的潜力,看了一个非常老的K线图,不复权的价格显示它曾经跌到过几毛钱,当时觉得简直是“捡垃圾”的好机会。结果后来发现,那个低价是好几年前,经过了多次送股配股折算后的结果,真实的“历史最低”远没有那么夸张。
所以,关键在于,你使用的数据源,它默认的是哪种复权方式,并且在做分析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看的是复权价还是不复权价。通常,大部分券商软件都会提供切换选项。如果你是用第三方软件或者数据website,更要格外留意。
还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你在看某些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比如每股收益(EPS)、每股净资产(BVPS),这些数据通常已经考虑了分红送股等因素,是“已经做了复权”的,所以在结合K线图看时,要保持数据口径的一致性。
当然,也不是说不看复权就一无是处。在某些非常短期的技术分析中,比如做日内交易或者短线波段,一些交易者可能会更关注“裸K”的价格走势,不希望被复权信息“干扰”他们对短期价量关系的判断。他们可能更在意的是当下的交易价格以及即将到来的阻力或支撑位,而不太关心公司过去几年的分红送股历史。
但即便是这样,对于这种短线操作者,他们也需要清楚自己看到的“价格”是什么性质的,并且知道在何时需要切换回复权数据来做更宏观的判断。否则,一旦趋势发生变化,或者需要考虑更长期的因素时,不复权的数据就会成为他们分析的“盲点”。
总而言之,为什么要看复权,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理解股票的长期价值变动。这对于任何一个严肃的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也是通往更理性决策的关键一步。